相关搜索:慢性肾炎 肾小球肾炎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视频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喜报!南京博大肾科医院荣获南京中医药大学慢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25-02-21 03:18

  喜报!南京博大肾科医院荣获南京中医药大学慢性肾衰竭临床专病研究院! 

  自1954年邹云翔教授创建“中国第一个中医肾脏病研究小组”起,经过邹云翔、邹燕琴(勤)、王钢三代博士生导师71年坚持不懈地继承、发扬、创新和研究,开创了邹氏肾科非遗核心医术“补益肾元”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新理论、新方药、新治法和新技术21项,达到了中医药治疗的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一、邹氏肾科开创的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竭21项新项目

  1、1955年出版首本中医肾病专著《中医肾病疗法》,提出“肾劳”病名,“内因肾元不足发病”学说。

   


  

  2、邹云翔教授在《中医肾病疗法》一书中最早提出用冬虫夏草治疗尿毒症,此后邹氏肾科开展了对冬虫夏草的配伍、用法、作用机理等系列研究。

   

   

  3、邹云翔教授《中医肾病疗法》一书中最早提出用“化瘀温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开创活血化瘀法治疗肾病先河。1956年在《中医杂志》12期率先发表运用活血化瘀法治验病案;1979年又在《中华内科杂志》上系统总结了“活血化瘀利水法”治疗肾病的经验。

   

   

  4、1956年邹云翔教授首次提出用鲍鱼治疗肾萎缩,发表《鲍鱼入药考证》[1]一文。

  [1] 邹云翔.鲍鱼入药的考证[J].江苏中医,1956,(12):38-41.

   

   

  5、1959年邹云翔教授带领肾脏病研究组最早创用大黄抢救尿毒症,出版了《严重尿中毒中医治疗一得》一书,为我国用大黄抢救尿毒症开创先河。

   


  

  6、50-80年代邹云翔、邹燕勤教授开创了大黄复方口服和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取得好疗效;90年代王钢教授带领博士生于1998年开发成肾衰保留灌肠囊,同年又开发出“复方中药高位灌肠技术”治疗尿毒症,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

   

 

    

  7、1984年王钢教授最早在国内开展用木桶进行中药药浴新疗法治疗晚期尿毒症及顽固性瘙痒、高血压和水肿等病症,之后发展成药浴机器,有很好的辅助效果。

   

   

  8、1985年邹燕勤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在全国中医界首次获得国家卫生部课题: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辨证论治规律和原理的研究。该课题成果于1992年获得江苏省政府、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9、1986年、1987年在国内首次提出慢性肾脏病全国统一的辨证标准;王钢教授制定的慢性肾炎、邹燕勤教授制定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辨证分型新标准,成为中国中医肾病的全国统一标准,2002年列入国家《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第156、163页》并延用至今。

   

   

  10、1986年王钢教授首创从皮透入治疗尿毒症新疗法;1989在《中医杂志》上报道了中药+皮肤助渗剂外敷穴位治疗尿毒症的治验经验,开创了从皮肤中药透入的新疗法。

   

   

  11、王钢教授1988年在日本首先开展防治FK506的肾毒性实验研究。1991年在美国移植进展杂志上发表。

    

  12、1994年邹燕勤和王钢教授开发邹老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方保肾甲、乙丸,长期临床使用疗效较好,成为邹氏肾科非遗产品。其中保肾乙丸在丸药基础上,剂型改革为 “保肾片”进行新药开发,转让连云港康缘制药有限公司。

   

 

    

  13、1987年首创在临床组合运用中药汤剂+保肾乙丸+中药保留灌肠+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中药穴位外敷五种不同剂型、多途径、多靶点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新治法。1995年总结了前8年的临床验证数据与经验,发表论文《中医中药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的远期疗效》[2]。

  [2] 邹燕勤,周迎晨,王钢.中医中药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的远期疗效[J]南京中医学院报,1995,(03):8-11。

   

   

  14、1996年王钢教授在国内早期主编出版《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学》;2023年在《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介绍中西医三级防治慢性肾脏病经验[3]。

  [3] 王钢,赵国臣,李卫婷.慢性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3,24(09):753-758.

   

     

  15、1997年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王钢教授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NO.39770918、39970915),成果发表在J Am soc Nephrol.2000,(11):1826-1836.等,并获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16、邹氏“补益肾元”非遗项目四味单味药(冬虫夏草、大黄、黄芪、雷公藤),治疗肾脏病取得明显较好疗效,在国际肾脏病学术大会上多次演讲,在世界范围西医肾脏病界推广应用。且引起西医界原院士黎磊石、原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王海燕教授关注、研究。

   

 

 

 

 

       

  17、2003年王钢教授带领博士后率先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医中药治疗肾脏病的作用机理;从药理药效学方面对蛹虫草替代天然冬虫夏草防治肾损害开展了创新性基础研究,取得可喜成绩。

   

   

  18、2010年9月在中国较早成立血透血管通路中心。王钢教授成功完成2200例动静脉造瘘手术,博大肾科正式成立全国血透血管通路治疗中心,专为解决疑难、复杂的血透患者血 管通路难题。

   

 

 

     

  19、2010年邹氏肾科三代人经过35年的临床研究,将邹氏治疗慢性肾衰竭核心医术代表方药《参乌益肾片》开发成功了国家三类中药新药(国药准字Z20100051)。

   

   

  20、2019年创新提出用《内经》反佐疗法治疗疑难肾脏病,将反佐疗法扩大到数法兼施或内外兼用治疗晚期尿毒症肾劳、关格取得好疗效[4]。

  [4] 王钢,朱俊,李强,等.《内经》反佐疗法在内科疑难杂病中的应用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04):361-365.

    

  21、2021年邹氏肾科核心医术“补益肾元”的应用与推广成果,2021年获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22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科技发[2022]5号])。

   

   

  二、邹氏肾科以往对慢性肾衰竭研究的课题支持

    

  三、邹氏肾科以往对慢性肾脏病研究的获奖成果

    

 

  四、申报上南京中医药大学慢性肾衰竭专病研究院后的实施方案及技术路线图

 

   



更多>>百年传承 肾科世家


苏ICP备12079247号